曾先国,1956年出生于山东青州,现为青岛画院副院长,身兼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副主席及青岛市美协副主席等数职,是享受国务院特殊终身津贴的专家。1997年,他荣获中国文联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颁发的“中国画坛百杰”称号。他的作品在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屡获优秀奖,其中《暮秋山雨》和《江南烟雨》分别在全国首届中国画展和全国首届山水画展上获得佳绩。2004年,他又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颁发的“黄宾虹学术奖”。
曾先国
曾先国的山水画作品广受赞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及天安门城楼等重要机构收藏。他出版了《曾先国画集》、《曾先国山水精品集》等十多部专著,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山水画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超越了人与自然的物质依赖关系,成为了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具有“形而上”的品格。曾先国作为20世纪后期中国青年山水画家的杰出代表,他的画作不仅具有现代性的表现,更与中国古代的自然观紧密相连。从他的印章“山水知己”和“天地之气”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现代山水画与中国古代山水画在审美观念上的深厚联系。
观瀑图
曾先国的山水画作品气势磅礴,充满了壮伟之气。他的作品深受庄子“天地有大美”的美学思想影响,同时也受到了北宋壮伟派山水画家范宽的熏陶。他的画作不仅展现了中国北方汉子的气质和个性,更融入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在技法上,曾先国敢于打破古代山水画的程式,创造了许多独特的皴法、点法。他善于渲染气氛,将西画的光与色融入其中,使得整幅画作充满了情感倾向和地貌特征。他的画作中,墨色和暖色交织成具有情感倾向的调式,而空白处则如闪动的光,在若明若暗中产生出神秘、含蓄的魅力。
空蒙山居
曾先国是一位具有不断创造意识的艺术家。他始终在思考如何从程式化的技法和审美惰性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不断地区别于他人,也区别于自己。他通过对大自然的再度观察、体验和新的创造灵感,使他的笔墨程式发生了部分的变化,进入了一轮新的艺术创作阶段。
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曾先国将继续亲近自然,革新艺术语言。他将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进一步涵养浩然正气,将自然化为人格,将人格化为自然。他相信,在现代人的精神与自然同构中,中国山水画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途。
空濛山居图